(本文作者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更新14国对等关税税率,除中国外各国关税豁免期延后至8月1日
特朗普致信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14国元首,通知其“对等关税”豁免期结束后新的关税税率。同时,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除中国外的“对等关税”暂缓延期至8月1日(中美5月12日瑞士会谈后中国的对等关税“豁免期”预计8月12日到期)。
就白宫行政命令来看,本轮特朗普加征关税主要分两类,一是谈判取得部分进展的国家,对其关税较4月2日有所调降。本次14国中包括缅甸、老挝、柬埔寨、塞尔维亚、孟加拉国、波黑、哈萨克斯坦和突尼斯8国属于此类,调整幅度在-13%至-2%,柬埔寨降幅最大。二是谈判没有取得进展的国家,本次关税较4月2日对等关税基本一致或更高,本次14国中日本、韩国、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6国属于此类,调整幅度在0%至+1%。具体关税调整暂无计算公式,考虑14国中11国新关税都为整数(关税税率尾数为5或0),可能具有一定“主观”性。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在白宫行政令中明确表示本轮关税推迟和中国无关,中美在5月12日达成的单独关税豁免仍然有效,意味着中美关税豁免的截止期还在8月12日(5月12日的90天后)。
再分类:美国贸易谈判对手国分为三个层级,本次调整对等关税重点针对日韩
在本次关税调整中,不同国家关税存在明显差异,我们认为主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经济体量较大,且与美国谈判取得一定进展的经济体,包括中国、英国、越南、印度、欧盟在内,本轮暂无增量动作、暂未更新关税。其中,中国、英国、越南明确和美国达成部分合作。欧盟和印度作为重要经济体对美谈判均有一定进展。
第二类是日本、韩国,推测当前在谈判中仍存在较大分歧,属于重要经济体,同时地缘政治上对美依赖度较高,是本次关税“调整”的重点。根据POLITICAL引述白宫官员报道,韩国和日本拒绝增加国防开支和增加农产品进口以及白宫的其他要求,使得谈判陷入僵局。日本在关税谈判上表现相对强硬,主因7月7日日本进行参议院选举,民调压力下石破茂政府难以做出大幅让步,在汽车关税等问题上要求美国进行调降。韩国方面李在明上台后,由于部分事件扰动,鲁比奥原定的访韩行程取消。韩美关税谈判方面由于此前韩国总统弹劾导致的谈判中断,谈判进程较为落后,同样是本次被调高关税的重要原因。
第三类是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国家,在谈判中和美国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柬埔寨、老挝、缅甸。其关税水平较此前有所降低。其中柬埔寨是本轮被加征关税国家中较4月2日关税降幅最大的国家,降幅达13%,主因7月4日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与美国东南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萨拉·阿勒曼就联合声明草案达成共识。其他国家未有明确消息发布,但我们认为可能和美国达成了一定共识。另一种是和美国暂无明显进展的国家,例如马来西亚、南非,本轮关税虽与4月2日基本相同,但因为其经济体量可能不是本轮重点。
本轮关税调整可能依然是“以打促谈”
从表态来看通过威胁促进谈判的动机大于实质性加征。7月7日特朗普本人表示 “(对8月的截止期)很坚定,但不是100%坚定。如果他们(日韩等国)打电话说我们想换个方式,我们会接受”,体现特朗普或许仍是“以打促谈”逻辑。
此外,贝森特表示“对收到信函的经济体而言,是否维持旧关税水平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抉择”以及“通过向贸易伙伴表明可能恢复4月2日关税水平的立场,我们相信这将有效推动未来数日乃至数周的谈判进程”,同样印证威胁大于实质的判断。
整体来看,对中、欧、印等立场强硬经济体并未作出额外调整,或说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回归理性”。另一方面,本次涉及的国家重心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可能仍有中美博弈的考虑,其中日、韩将作为破局的主要突破口,推测特朗普APEC前后存在亚洲之行可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李超
相关阅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致文莱、阿尔及利亚、摩尔多瓦、伊拉克、菲律宾、斯里兰卡、利比亚和巴西的信件。
397 8小时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发表讲话,涉及美联储降息、乌克兰问题等多方面内容。
290 昨天 07:45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203 07-08 07:50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报道,虽然贝森特坚称议程没有改变,但他的表态暗示特朗普政府正就谈判设定新的最后期限。
112 07-07 09:47在此期间,美国将与各方合作,努力结束这场冲突。
56 07-02 07:5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久联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