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事儿,得从2025年3月1日说起。那天,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点出欧洲那边有声音想让乌克兰的战事再拖一年,目的就是为了多耗俄罗斯点力气,让他更虚弱一些。但鲁比奥直言,美国觉得这想法不靠谱。毕竟,战事多一天,破坏和伤亡就多一分,美国的立场是希望尽快收尾,而不是无限期拉锯。这话一出,很快就传开了,好几家媒体都报道了,包括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财联社啥的。 鲁比奥这个人,本来是佛罗里达州的参议员,共和党人,2025年1月21日刚上任国务卿。他出生在1971年,父母是古巴移民,1956年来的美国。他从小在迈阿密长大,读了佛罗里达大学的政治科学,又拿了迈阿密大学的法学博士。早年当律师,1998年进政界,从市议员干起,2000年进州众议院,2006到2008年当议长,推动过减税和教育改革。2010年选上参议员,2016年还试过竞选总统,没成。2022年连任参议员,一直在外交委员会和情报委员会干活,挺关注拉美和中东的事儿。特朗普2024年大选赢了后,挑他当国务卿,主要因为他拉美背景强,还能代理点国家安全顾问的活。 这个建议的背景,是乌克兰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开始,已经打了三年多。到2025年3月,俄罗斯还控制着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一些地方,比如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乌克兰那边,泽连斯基政府一直在要武器援助,欧洲国家像德国、法国、英国啥的,给的不少,但也开始觉得压力大。能源价格高,经济受影响,难民问题也棘手。俄罗斯那边,普京政府说这是特别军事行动,目的是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但国际上很多人觉得这是侵略。联合国安理会开过好多次会,谴责俄罗斯的也多。 欧洲有人提这个持续一年的想法,估计是想通过长期援助乌克兰,来慢慢磨俄罗斯的经济和军力。俄罗斯的GDP在2024年大概1.8万亿美元,乌克兰才2000亿出头,但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大,制裁又让出口受限。欧洲国家,尤其是东欧的,像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特别担心俄罗斯扩张,所以支持乌克兰打下去。西欧的法国和德国,有时候更倾向谈和,但也给武器。鲁比奥没说具体是谁提的,只说欧洲有人,可能是某个外长私下说的。媒体猜是法国或德国的官员,因为他们之前提过类似长期战略。 美国为什么觉得不现实?鲁比奥解释说,再打一年,破坏会更大。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已经毁了不少,2024年冬天电力系统就遭过大袭击,数百万人家没电。伤亡数字,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初,平民死伤超过3万,军人更多。俄罗斯那边也损失重,西方估计俄军阵亡超过50万。全球影响大,粮食出口受阻,小麦价格涨,非洲和中东国家闹饥荒。能源方面,俄罗斯天然气减供,欧洲转买美国液化气,价格翻倍。鲁比奥说,美国评估过,延长战事会让这些问题雪上加霜,不划算。 这事儿发生在特朗普和泽连斯基2月28日白宫会晤后。那次会晤没谈拢,泽连斯基要更多援助,特朗普强调尽快结束。特朗普上台后,就说要24小时内停战,虽然没实现,但派人谈。鲁比奥作为国务卿,3月3日就去沙特参加三方会谈,讨论撤军条件。3月10日,他公开说和平协议可能要乌克兰让出部分土地换停火。这点争议大,因为乌克兰宪法不允许割地,但现实中俄罗斯占着地不放。 后续发展,到4月18日,鲁比奥在巴黎说,如果谈判没进展,美国就停手不管了。4月22日,他没去伦敦的下一轮谈,乌克兰还拒绝了特朗普关于克里米亚的提议。克里米亚是2014年俄罗斯吞并的,乌克兰一直要回。4月29日,鲁比奥说现在得有具体方案,不然美国退后。5月24日,他又发声明,说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得让步。5月16日,伊斯坦布尔会谈没结果,特朗普没去,鲁比奥说得普京和特朗普直接谈才行。 8月17日,鲁比奥在NBC访谈说,谈判有进展,但分歧大,比如领土和乌克兰中立地位。俄罗斯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乌克兰要安全保障。8月20日,纽约时报报道鲁比奥在起草对乌克兰的安全保证,但特朗普坚持不派美军。8月21日,CNN说鲁比奥告诉欧洲,美国会参与战后保障,但欧洲得带头。8月25日,鲁比奥和欧洲外长通话,讨论结束战事的外交努力。8月26日,他更新了外交委员会的资料,继续推对俄罗斯制裁。
到9月19日今天,冲突还没停。俄罗斯控制区没变,谈判断断续续。特朗普和普京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过,谈了乌克兰,但没大突破。泽连斯基8月和特朗普还有欧洲领袖见,但乌克兰外长说感谢特朗普的领导,可见压力不小。欧洲担心被甩锅,因为特朗普老说北约成员没出够钱。北约4月在布鲁塞尔开会,鲁比奥警告俄罗斯,美国耐心有限。 这个建议反映了欧美分歧。美国特朗普政府想快点结束,专注国内和中国竞争。欧洲离得近,更怕俄罗斯威胁,所以有些人想多打会儿削弱它。但现实是,俄罗斯没崩,经济靠中国和印度撑着,出口石油绕过制裁。乌克兰军队2025年夏天推进慢,反攻没拿回多少地。国际社会分化,联合国大会2025年2月又谴责俄罗斯,但中国和印度弃权。 长远看,这种拖延想法风险高。战事久了,核风险上浮,普京说过用核武护领土。欧洲经济2025年增长预计1.5%,比战前低。美国通胀也受影响,汽油价高。鲁比奥的立场是务实,避免美国深陷。毕竟,美国给了乌克兰上千亿援助,2025年预算紧缩。 大家都知道,战争没赢家。俄罗斯入侵不对,违反国际法,但谈判是出路。鲁比奥推的保障,包括情报分享和武器,但不驻军。欧洲得多担责,德国2025年军费达GDP2%,法国也增。乌克兰要重建,得万亿美元,西方承诺但落实难。 这个事件还暴露外交内幕。鲁比奥没点名,可能是护盟友,但也让欧洲尴尬。有些媒体说欧洲白左太理想,想放俄罗斯血,但忽略自己伤。俄罗斯媒体用这宣传,说西方分裂。 总的来说,这事儿提醒大家,乌克兰冲突不是简单黑白。俄罗斯的行动有历史根源,像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但用武力不对。西方援助帮乌克兰自卫,但无限支持不现实。鲁比奥的话接地气,直指问题核心:拖下去谁都吃亏。希望谈判早点成,停火实现,不然老百姓继续遭罪。
久联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